锤炼过硬队伍 磨砺自我人生
编者按:
在2017年1月27日公司经济工作会议上,公司为农行数据中心管理处经理助理周大安颁发了首个“明华精英奖”。人们不禁要问,周大安为什么会获此殊荣?他有什么过人之处?他符合会议公布的“代表明华未来,代表明华正能量,代表明华价值观”的评比标准吗?据了解,本次精英奖的评选标准有“三个代表”和“两个底线”:
三个代表:代表明华未来、代表明华正能量、代表明华价值观。
两个底线:一是业绩优异。无论是工作量、有效工时、工作结果、目标完成、客户评价都是明华同类岗位中最优秀的。 二是态度优异。无论上海考勤、加班、各项制度执行都无懈可击。
小编特地为大家编写了周大安的事迹材料,来回答您的问题。在繁忙的新一年开始之际,让我们从“明华精英”故事中去吸取正能量吧!
真情付出,精心打造员工团队
2009年,周大安晋升为领班。当时,班组的风气不是很好。为改变现状,他坚持一碗水端平,无论对谁,都一视同仁,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,坚决制止不良风气。为了纠正夜间值班打瞌睡的问题,他坚持夜间重复查岗,最多一个晚上查了8岗次;他利用值夜班时间,与员工沟通交流,经常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。他还推行内外岗相互提醒的制度,一旦发现有人打瞌睡,不仅处理两个岗位的员工,也给自己开警告。为了养成队员 “令行禁止”的习惯,他要求:无论谁负责工作,都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,可以向他提意见,但决不允许抗命从事。就这样,他不仅推动了工作,也形成了风正气顺的人际氛围。
2011年底,周大安刚担任保安部经理。学历不高的他,连部门总结都写不好,但他知难而进,潜心学习,很快进入角色。他没有当过兵,却实施准军事化管理,使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,整齐规范。他还策划了部门 “员工梯队”建设:在60名保安员中重点培养3-6人。成为第一梯队。 “第一梯队”再培养一部分员工,形成 “第二梯队”。两个梯队的建立,带动了整个保安部,使他们成为了保安条线的标杆。
潜心钻研,努力提升管理水准
周大安爱动脑筋。他善于总结反思自己,善于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地看问题,坚持客观公正地想工作,并把别人的成败与自身的实际联系起来。他把“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”联系到保安的岗位操作流程。他说: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,但最后一个操作执行环节更重要。于是,他带领保安领班到锅炉房、空调房等各个现场去辨认各种设施设备和消防器材,了解其特点、功能和位置,大大提升了领班们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,确保最后一个执行环节不掉链子。
保安部的人员流动一直很大,周大安想:保安部员工都是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外地青年,管理处并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。要想吸引住他们,就应把管理处建成为培养员工的大学校。员工在这里可以学到本领,为今后的打拼积累资本。这样,员工会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工作。即使有人离开,也会有更多的员工吸引进来。周大安还意识到:管理不仅要重视思想引导,也应重视价值引导。
2015年,在公司推行新的薪酬体系中,有凭证拿津贴的政策。于是,他收集了许多相关信息,鼓励员工去考证书。刚开始员工们无动于衷。他便给大家算了两笔账:第一,考取证书,既提高了收入,也增长了本事,可以为今后找到更好的工作积累资质。第二,上海市规定:考取证书,培训考证费用将减免一半。如果参加竞赛制一次性考取,培训费用全免。每年每人只有一次机会。浪费这样的机会,实在太可惜。他说:“你们打算在这里干多久?如果再不往上走,不仅自己苦恼。还压着其他员工上不来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去用心考证。农行数据中心的设备齐全,考试学到的理论再与项目的实践相结合,两年时间,你们会成为优秀的员工。今后,你们可能会走到管理岗位,也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。你们进步了,也让后面的人获得发展机会。”
他的道理打动了员工。下半年, 8个领班和2个主管,报考了13个岗位操作证书。2016年,是管理处持证上岗员工最多的一年。原来,管理处总是担心员工离职,现在把管理处变为一个“大学校”,员工把“要我学”,变成了“我要学”,反而不会轻易的离职。
自我修炼,磨砺成为明华精英
周大安懂得:要打造优秀团队,自己首先要变得优秀。因此,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。为给员工树立标准,他始终按照公司的标准着装,西装革履,一尘不染。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,他的工作证始终保留着当保安时的照片,他说,“为什么要换照片,难道当保安就丢人吗?”为了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,他负责部门新进员工的培训时,哪怕只有一个员工,他也要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课。他曾当过两个月的工程部主管。虽是跨行,但他潜心学习,不耻下问,问得一些老员工都不好意思。短短两个月,就让他很快进入了情况。
人总是难免犯错误的。周大安说:他不怕犯错误,就拍执迷不悟。2010年,周大安刚担任部门主管时,发现领班安排保安上岗,总把好的员工安排到重要岗位,而被认为执行能力不强的员工安排到不重要的岗位。他认为,这会导致员工好的更好,差的更差。既不利于班组团结,也不利于员工成长。一旦好的员工离职,还会带来岗位顶班的困难。所以,他要求员工轮岗执勤。由于他强行落实,沟通不到位,导致部分领班出现激烈反应。这个教训让他懂得了要有理有节有利地化解矛盾,才可能 “既解决问题,又不出问题”。
周大安的成长道路,有过几次重要周折。2009年,管理处安排他当保安领班,他担心处理不好与好朋友的关系,避而不干。部门领导找他谈了三个多小时,才说服了他。但面对困难,他只做了两个多月,就想打退堂鼓。还是在领导的引导下,才坚持了下来。2010年,管理处安排他当保安主管,他认为领班加班比主管的薪酬高,再一次谢绝。管理处领导与他谈心,才把他的思想扭转过来。
2011年安排他当保安部经理,他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欠缺,无法担任部门经理,还是在领导的帮助下,磕磕碰碰地走上了部门经理的岗位。回想成长历程,周大安非常感激和感慨。他说:是公司和领导的培养,才有了磨砺自我和探索尝试的机会;是员工的期待,才让他感受到了激励、鞭策和鼓舞;是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,才让他经常反思自我,保持清醒。
有人问他,你在明华已经10年了,你打算在明华一直干下去吗?他说:如果说我会为明华干一辈子,那是虚伪。但我现在肯定不走,我还没有把想做的事做完。我的制度标准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最后一个环节执行的员工,我的队伍还没有100分,我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走完,所以我绝不走。如果有一天我离开,那一定是我成长成为了最好的自己,而我团队员工也一定是我们企业最优秀的人才,即使我离开了,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又一个明华精英!
周大安,一个心有梦想,勤奋刻苦;顾全大局,敢于担当;严于律己,善于学习,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标准的年轻人,就是边干边学,不断纠错的磨砺摔打中成为优秀的明华管理精英。